7月6日至10日,重庆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20余人一行来到了南川区鸣玉镇,紧紧围绕“电商培训、直播带货、助农兴农、普法宣讲、留守儿童关爱”等主题,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情暖退役老兵 传承红色精神
暖心慰问活动由实践团“铁血融合”项目的6名学生退役军人牵头开展,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和满满的敬意,走进了部分退役老兵的家中。老兵们的故事,在实践团成员的耳边缓缓展开,无论是余姓工程老兵在成渝铁路修建中的汗水与坚持,还是谢姓边防卫士在西藏巴干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边防守卫,都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一直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老兵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的深刻内涵,给实践团成员们带来一堂“别样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助力乡村振兴 花式普法树文明
“现在开庭”“砰!”随着一声法槌敲击声,全场即刻肃然起来,一起土地纠纷案在镇政府广场“正式开庭”。“模拟法庭”采用角色扮演、法庭场景再现等“情景普法”的方式,将农民关心的土地纠纷问题展演出来,村民们聚在一起,在观看模拟展演中学法知法,增强了自身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实践团成员还深入村民家中,采用面对面“拉家常”的办法,针对村里普遍存在的电商带货现象,专门向村民重点解读了《电子商务法》,通过“精准普法”引导商家树立诚信守法意识,做到守法经营不踩线。针对村民们关心的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安全问题,实践团成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了“自我保护”安全教育宣讲及普法活动,为现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普法绘画礼包,引导少年儿童主动了解法治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实践团的花式普法让“普法教育进乡村”更加接地气、变鲜活、入民心,也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提升了自身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能。
青春在田野间飞扬 感受劳动美好
为真切地体验到百姓种植稻谷的艰辛,实践团成员们纷纷卷起裤子打着赤脚下田拔稗子。他们穿行在田间,寻找藏在水稻中的稗子,弯下腰,抓住稗子的根部,用力一扯,就把稗子拔了出来。拔稗结束后,成员们又兴致勃勃向鱼塘进发,捕鱼过程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站在田坎上围观的同学在欢声笑语中不停地为在塘中奋战的队员们加油打气。收网后,看着满满的渔获,大家尽兴而归。
捕鱼拔稗,田间劳作,实践团成员们在这一“沉浸式”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了“赤脚踏热土,汗滴润尘泥;背向炎阳立,光影似火烧”的劳作艰辛,也感受了“劳作之时忘烦忧,成就之果乐无边”的劳作乐趣。
与“理”乡遇文艺汇演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实践团成员和鸣玉镇村名们携手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无论是士继青年展演的学生退役军人军体拳、朗诵《诗意中国》、合唱《相亲相爱》、情景剧《反诈骗》等特色节目,还是村民们带来的集体坝坝舞和东方民族舞,大家都在热情洋溢、其乐融融的文艺汇演氛围中,体验了多元文化活动的活力与乐趣。实践团成员们展现了重理工学子团结协作、多才多艺的青春风貌,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